今年暑期,校团委引导广大学生将社会实践与“四个全面”社会观察相结合,组建了蚌埠医学院赴禹会区“四个全面”社区助理综合服务团,与禹会区下辖的7个社区对接并配备20名社区助理,深入城市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区服务、医疗帮扶、政策宣讲、留守儿童关爱支教等基层服务工作。

精心准备课程 结对帮扶支教
实践团队与禹会区喜迎门社区对接的实践项目是社区留守儿童支教活动。喜迎门社区是我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有大量的社区留守儿童。此次实践中的支教过程虽然大雨滂沱,但社区的小朋友们依然按时来到教室,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为社区小朋友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暑假小课堂。不仅有课业辅导、手工艺制作、紧急应急避险课堂,还有常见医学小知识教学等等。课堂上,一张张五彩缤纷的折纸在志愿者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地震应急课堂中,志愿者以对“汶川地震”的回忆开场,并教导小朋友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如何避险自救;针对社区留守儿童的七步洗手法、心肺复苏等科普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小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

社区助理小能手,志愿服务展风采
“社区助理”实践工作一直是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实践项目,本次实践团队与禹会区迎淮社区、朝阳社区对接的实践是“社区助理”综合服务项目。
志愿者在完成社区工作人员注册医保卡,整理资料,填写表格以及其他社区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抽出时间为当地居民测量血压,普及夏季保健知识和高温天气防中暑的方法,发放医疗保健知识手册等。同学们以耐心和细致对待工作,用爱心与善心服务百姓。也正是因为志愿者优秀的表现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引起了蚌埠电视台的关注,并对我校的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


传递青春阳光,奉献助残热情
7月16号上午,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大庆社区的禹会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残障儿童爱心陪护活动。在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教授和带领下,志愿者同学们随即全情投入,帮助残疾儿童做复健,小朋友们非常努力的配合,复健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有汗水,有泪水,但这并不能阻挡残障孩子们向往自由奔跑的心!

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做康复治疗的同时,志愿者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如何与残障儿童沟通,更看到了他们内心不屈的信念和精神,并被他们的精神所深深感染。作为一名医学生,更应该关注这一群体,用温暖和真情为伴,以知识和技能为杖,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走好复健的道路,传递来自社会的善意和祝福。
此次我校赴禹会区“四个全面”社区助理综合服务团从多角度参与了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从大学生的视角对“四个全面”进行了观察并积极投身实践,切实体会到了社情民情,对进一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培养职业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周静/审 连俊杰/文 高东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