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下旬,蚌埠医学院共青团新媒体中心骨干成员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宣城市郎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成员通过镜头记录多方面、多维度的聚焦乡村振兴新变化。

7月28日团队成员先后来到郎溪县下吴村罗市小康工程馆、乡史馆和伍子胥文化纪念馆等场馆进行参观,下吴村罗市乡村振兴专干王鹏老师为实践团队进行了全程讲解,在他的带领和解说下,同学们深刻了解到郎溪县乡村振兴的历程,记录了“山这边”到“山那边”的巨大变化,并围绕“乡村振兴前后的变化、未来发展的新机遇”等话题与王鹏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进一步体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7月29日,同学们分别来到大佛山养心古红色纪念馆、沙桥支部旧址和郎溪县烈士陵园。在寻访中追寻先辈足迹,在调研实践中感受时代变迁。实践团队有幸拜访了“中华英烈”夏雨初烈士的后代夏昌一先生,并在夏先生的带领和讲解下,详细了解了夏雨初烈士的生平事迹,夏昌一先生向青年大学生寄语:“爱国要体现在行动上,要锤炼越是艰难越要向前的大无畏精神,要以历史精神为榜样,把国家建设好。”对同学们而言,这是一场生动的“思政大课”,一次精神的洗礼,同学们感触颇深。

郎溪县的实践之行,行程满满,收获更是满满。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身为当代青年学子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力量,聚焦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高校团属新媒体中心的青年大学生们,承新时代奋斗精神,在实践中磨砺,在见识中成长,用镜头捕捉和记录祖国乡村一线的可喜变化,为乡村振兴事业助力。
(周静/审 吴可佳/文 共青团新媒体中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