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9月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7月21日,我校“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安徽印记”思政委员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安徽创新馆,探寻和体悟科学家精神。

安徽创新馆是中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是安徽创新发展的引领性工程,也是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浓缩。走进创新馆,一座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陈列于大厅中央——这是安徽省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模型。在创新馆内,师生们共同参观了量子隧道、中国声谷等特色展厅,深入了解安徽省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惊叹于安徽科技发展格局之广袤,对安徽的科创未来充满信心。

场馆内的荣誉墙上,醒目地展示着近年来安徽省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无论是“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还是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一张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荣誉证书,无不彰显着他们为安徽省科创做出的重要贡献。正是有这些“科学的脊梁”为安徽省的科技发展作支撑,安徽才得以向全国乃至世界递交上一份“创新安徽”的闪亮名片。时刻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去提高国家科创水平,就是对科学家精神最生动地呼应和传承。

科学充满未知,探索永无止境。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学强国”,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新时代尤需更加积极、更为主动地传承前辈科学家们的精神风骨,特别是传承先辈科学家们的拼劲、干劲、冲劲、闯劲,解科学之难题、育科技之新绩。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医学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将科技创新同现代医疗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积极探索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周静/审 潘梦蝶、包景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