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遴选1200支团队开展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我校学生会“心语普行”支教团成功入选。7月9--20日,支教团赴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以“‘推普’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业辅导、爱心义诊、“推普技能+”培训等形式,让标准普通话传遍实践地的每一个角落。

聚焦氛围营造,让“推普”走进人群。刚到曹老集镇街区,支教团成员就聚焦当地青少年学生、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基层干部开展推普问卷调查,了解当地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并通过开设普通话技巧讲座、举办诵读红色经典比赛,有效提升了当地青少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文化素养。此外,支教团还为当地居民开展爱心义诊活动,为居民测量血压及血糖,根据测量数据提出适当的建议,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

聚焦未来成长,让“花朵”畅享“推普”。活动中,支教团成员深入文化站面向留守儿童进行支教。在文化站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支教团成员通过辅导学习、互动游戏、医学知识讲座等方式,全面加强同小朋友的互动交流,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面对志愿者提出的互动小问题,小朋友们参与热情也不断高涨,对普通话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加流利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聚焦心理建设,让“语清”推动“心通”。支教团成员还对小朋友们开展了心理访谈和心理拓展小游戏,伴随志愿者温和的引导,他们都愿意敞开心扉去展现更加真实的自己,不论是形容自己,介绍学习方法还是吐露自豪或难过的事情,孩子们都或多或少展示了自己坚强或脆弱的一面,但志愿者们坚定的鼓励、热切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支教团还协助文化站站长举办了“讲伟人故事,读红色经典,践初心使命”朗读比赛,并邀请蚌埠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大鹏老师担任评委。此举不但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学习热情,也在孩子们内心培植了一个茁壮成长的红色种子。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支教团成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为曹老集镇的青少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爱。通过支教、健康宣讲和推普调研等活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力量。未来,校学生会将继续秉承“团结、严谨、服务、创新”的宗旨,积极组织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周静/审 潘梦蝶、朱娟、陈雯静/文、图)